轉(zhuǎn)眼年華付水流,平生本是拓荒牛。東鄰蹈火拼生死,西域通關赴患憂。漚盡心肝育桃李,疏疏白發(fā)唱中州。華年回首應笑慰,碩果豐饒正好秋。這是一首懷念我的祖父生平的憑吊詩。
每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,我的腦海里總是思緒萬千,心不能靜。祖父的音容笑貌總是縈繞在我的心里。我的祖父名叫高世瑢,鄭州鐵路局通信工程師,是新中國建國的第一代知識分子的典型。新中國成立之初,他就奔走在祖國鐵路建設,修復,通信保障的第一線。由吉林到衡陽,到全國各個地方。為新中國的鐵路建設事業(yè)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記得在我8、9歲時候,我的祖父就經(jīng)常教育我,做人不能撒謊騙人,待人要真誠和善。由于上小學時候是跟祖父祖母的,祖父對我的教育是比較嚴的,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自律,為人友善,光明磊落的人。潛移默化中給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,對我今后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的影響。
詩中的前面四句,主要寫的是我的祖父在祖國鐵路建設方面所做的一些事情,他曾經(jīng)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期間,為保證從丹東到朝鮮的鐵路運輸線的通暢安全,曾經(jīng)四次入朝,修復鐵路運輸和通信線。有一次在朝鮮新義州車站附近搶修線路時曾遭到美帝飛機的轟炸,險些犧牲。在1961年春天,三年困難時期,蘭州鐵路局管轄內(nèi)發(fā)生了停運事件,祖父參加鐵道部工作組奔赴第一線,忍著饑餓,做員工的思想工作。有時候不得不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來給鐵路工人吃。就這樣問題被妥善解決了。
詩中的后四句,主要寫的是祖父在鄭州鐵路局高等教育處做職工的文化教育工作,祖父的日語和英語特別好,他主要教這倆門外語。他教過的學生畢業(yè)若干年后還來看望他,以謝師恩。退休后,他還參加鄭州鐵路局老干部合唱團,寫了《綠城美》,《我為鐵路添光彩》等歌曲,豐富文化生活,發(fā)揮余熱。
每年清明,我都要去祭奠祖父,站在他的墳前,他那寬厚慈祥的音容久久地浮現(xiàn)在我的腦海里,他的人品,學識是我心中的楷模,做人的榜樣。我生活在一個國泰民安的盛世里,倍感珍惜現(xiàn)在的幸福生活。